复旦:改革放权 学术回归
姜泓冰
改革!改革!
近几年,一走进复旦大学,鼙鼓急催的改革节奏便扑面而来。
复旦改革,激情渗透持久理性,招生、学科设置、学术管理、人事制度、放权于院系……改革必有阻力,唯有怀抱责任、勇于探索,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。
“学院是爹,书院是妈”,通识教育有了“2.0版”
9月初,2013级新生陆续走进复旦,新奇地住进了志德、腾飞、克卿、任重、希德等五大书院——4年本科生活的家。
“学院是‘爹’,书院是‘妈’”,一位复旦老师这样打趣。这是复旦全面实施本科生住宿书院制的第二年。西方大学通行的“书院制”,在国内还是初试。复旦将书院定位于“师生自由交流、共建共享、展开共同学术生活的公共空间与文化平台”。
“志德书院有厨房、咖啡屋、谈心室、图书馆,甚至是游艺室,经营权最终将下放给学生,由学生群体管理经营。”志德书院院长、新
书院虽管的不是学生专业教学,但书院院长、主要导师全是学术地位很
在迎新会上,复旦校长杨玉良告诉3000多名新生,要敢于“毫无保留地质疑教授和校长”,培养“复旦人气质”。此话当即被关注和转发,传布甚远。所谓“复旦人气质”,在大力改革中的本科教育体系中,被概括为四种要求:人文情怀、科学精神、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。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带领的9人专家小组,将之细化为“2.0版通识教育计划”。
从2006年“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”开始,复旦有清晰的选才思路:坚持覆盖各科知识、需要快速反应的“千分考”,加上教授们的“车轮战”面试……选拔入校的学生,成绩未必最优秀,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,他们在校表现更活跃、平均绩点更高,毕业发展更好。
作为“通识教育”改革的试点校,复旦本科课程被划分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、文理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大板块。经过五六年建设,如今本科教学年的开课量达5650门次,其中通识类课程180多门,规模在30人以下的课程占54%以上——这都是国际上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。
“2.0版”升级方案,将通识教育课程分成七大板块,明确每个板块的育人目标,梳理原有课程,培育新课,设置课程进入、退出门槛。
多元化考核,以制度鼓励“板凳甘坐十年冷”
“复旦有很强的基础研究力量,又有一个宽松的考核环境,没有了拼论文的焦虑,我就能把社会应用需求和基础研究成果结合起来,自主组合团队,用管用的人,做实在的事。”光纤研究中心
光纤研究中心仅有9名在编教研人员,加上学生不过30人,却参与了从北京奥运到川藏铁路等众多国家级重大项目,连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,已申请49项国家专利、7部软件著作权。中心2000年成立,10年后方拿出自主开发的光纤振动传感技术成果。“科研磨剑期很长,我们认准了人就保持关注,少加压力。”复旦大学科研处处长殷南根这样说。
如何凝聚不同专业、形形色色的人才,形成既科学、公正,又有包容度、可激励创新的管理制度与大学文化?
国内向来以发表CSSCI文章或著作数量作为学者晋升职称的惟一途径。看似公平,却使得低水平重复式作品泛滥,我国学术论文数量蹿居世界第一,论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名之后。
2010年,复旦大学尝试打破这一怪圈,从历史系和国关学院开始试行“代表作”和同行评审制。历史系教师张巍是首批获益者。参评教授职称时,他晋升副教授不过四年半,手上只有4篇学术成果,远未达到正教授候选人须有10篇核心期刊论文的“刚性”要求。张巍从事西方古典学研究,发论文周期比一般学科长,他提交的关于柏拉图哲学思想史研究的论文代表作,历时七八年才完成。学校随机选择5位校外知名学者匿名对他进行学术评估,有4位认定其成果“真正优秀”、“可以破格”。原以为“要等十年”的张巍顺利晋升。
“代表作”制度在文科院系试行两年,有40多名教授、副教授候选人提出申请,1/3成功晋升。2012年,制度在全校推开。学者“板凳甘坐十年冷”的长线研究成果,开始发力,进入显性收获期。2000年,在大多数人不知PM2.5为何物时,环境系
“‘代表作’制的灵魂是创新。”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、人文学部主
小步快走,探索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之道
在“2.0版规划”中,教授、学生和学校各个群体都有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满足感,靠的是动了权力奶酪的学校决策体制改革。
“中国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。党委管大事、抓长远,校长独立自主负责日常行政决策。只有充分发挥学术组织、群众组织、各党派的作用,构建好决策体系,才能让学校治理走向制度化、规范化。”校党委书记朱之文这样说。
民主办学,在复旦决非空话。学术委员会、学位评定委员会、教学指导委员会,这在国内大学属于“标配”,从2010年至今,复旦先后对其实施重组、改造、完善:将本科生、研究生教学事务归并一处;2011年成立负责制定全校教学改革方案的新教学指导委员会,全由对教学有热情的教师们组成。杨玉良曾向媒体透露说,复旦大学校领导和部处负责人都会退出学术委员会。
事关学术治理、教学改革的诸多繁杂事务,以教授为主导的学术组织唱主角、提建议、出方案,校长做决策,职能部门管落实。“我们是教指委的‘秘书’。”教务处副处长王颖说。
复旦还新设了发展与规划委员会、预决算委员会,让教授、专家们参与决策论证,拥有监督权力。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苟燕南,当年主动报名加入。有研究政府绩效的专业知识背景,为学校办学经费、资源分配决策做咨询,审核资金用项,便得心应手,如今,他已成了复旦新任财务处处长。
“复旦再造决策流程。大家都发挥作用,管理才能做到民主、有序、科学。”朱之文说。
让人有些意外的是,作为复旦承接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课题“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”一部分,较早启动制定、曾被媒体寄予厚望的复旦大学章程,在国内多家高校章程方案亮相后,仍无动静。
“写出文本容易。我们要在过程中把复旦的方向目标、管理规范想清楚,理顺大学内部管理体系,切实推动高等教育改革。”大学章程制定工作小组成员、校办主任刘承功说。
改革在前,总结在后。复旦不仅为此调研国内外大学,发动全校师生讨论,还翻查“制度家底”,找出多年积存的各种校内管理规章1000多件,作为下一步提高行政效率、下移管理重心的改革依据。
在朱之文为即将举行的复旦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准备的报告上,“改革”被单列成章,这在复旦历史上,是破天荒第一次,复旦的改革脚步日益急促……